重庆今年以来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142起 打击处理192人
中新网重庆11月6日电 (梁钦卿)2025年重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湿地保护宣传周5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启动。重庆记者在活动中获悉,今年件起今年以来,查办处理重庆会同公安、野生市场监管、动植打击农业农村等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执法,物案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142起、重庆打击处理192人,今年件起联合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查办处理跨部门、全链条机制基本形成。野生
重庆是动植打击西南山地湿地的典型区域,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00余种、物案其中鸟类500余种,重庆具迁徙习性的今年件起候鸟超300种。重庆市已建成湿地公园26处、查办处理国家重要湿地2处、市级重要湿地3处,发布“小微湿地+”名录25处,首批划定9条候鸟迁徙通道并设立鸟类环志监测站,持续开展越冬水鸟同步监测,中华秋沙鸭已连续14年在綦河流域江津段越冬。
活动期间,来自黔江、梁平、开州三地的湿地工作者,讲述了湿地从“闲置洼地”到“生态宝地”的蝶变,诠释“生态美”与“民生富”的双向奔赴。梁平区尾水湿地让污水变清流;黔江区官村小微湿地以花卉观光和研学旅游带动村民增收;开州区则以“科研+特色修复”模式,让2万余只候鸟重返栖息地。
重庆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树祥表示,重庆已形成“保护修复—监测预警—执法监管—公众参与”相衔接的工作闭环。前期通过湿地植被重建、栖息地恢复等工程夯实生境基础,划定候鸟迁徙通道并开展环志与越冬水鸟同步监测,为候鸟迁飞提供更安全的通道和“补给站”。
下一步,重庆将一体推进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系统修复,完善监测网络和预警处置,做强科普宣教与社会参与,把“爱鸟护湿”嵌入校园、社区与文旅场景,汇聚部门、行业与公众合力,共建湿地生态、守护鸟类家园。(完)
(责任编辑:综合)
-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秦绪文接受审查调查
- 第一届“中华杯”泰南乒乓球比赛成功举办
- 新能源车行业单日上演“三重奏”
- 文化观察: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赋能区域“繁荣与生计”?
- 东方雨虹30周年:十大领先技术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第一生产力”
- “青春华章·青知讲说人”青春分享会在京举行
- 北京博物馆学会成立40周年 各界共话文博行业发展方向
- 爱琴海浪邂逅瓯越山水 希腊画家浙江温州“入迷”中式创作
- 台当局以“设籍大陆”废止50人户籍 台青斥其恐吓爱国台胞
- “亲情中华·豫侨同缘”文艺演出在悉尼举行
- 绾青丝着唐装、走进书中美景……传统文化生动“破圈”撬动消费澎湃活力
- 【民生调查局】起底“神贴”骗局:2元膏贴摇身变“国际名牌”
- 细分赛道里的大市场:体验经济重塑年轻人生活方式
- 养老理财扩容如何影响你我
